
我们当下对事物的认知,以及随之而来所做的行为跟决定。很多小孩,从小也没有被好好教育如何正确表达他们自己的情绪,他们被教育要用这社会所习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,而不是做真正的自己。当人沈醉于即将得到胜利时,将失去理智的思考而开始情绪化的反应。多数人从小没有被教育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,长大后只是用这社会所习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,而不是做真正的自己。。
《美国心理治疗师》同时也是畅销书“精神强大的人不会做的13件事”的作者,提到,在认识自我情绪跟错误信念上(非理性信念),有七个常见误区,我们要能察觉跟避免。
误区1. 我无法控制我的情绪
当你面对自己负面情绪的时候,你不用一直当受害者。很多人情绪来的莫名其妙,而且觉得自己对这些情绪无能为力。其实你可以控制自己的。
如果你早上起床,不小心从不习惯的另一边下床,而让你觉得很糟,那你可以多走几步让自己感觉好一点。如果你很生气,那你可以先深呼吸,让自己冷静下来。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感受,那你应该先改变你的思考跟行为方式。
现代社会广泛运用深呼吸作为放松舒压的方法,科学上也发现深呼吸确实能调节自律神经,达到放松舒压的效果。
每个人都应该学习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。

误区2. 在这件事上,我应该跟别人有不一样的看法
尽管你可以控制你的情绪,但你的感觉错不了的。人们常常说,我不应该对这种芝麻小事感到沮丧,或我应该更快乐一点。与其跟自己的情绪对抗,不如接受自己,并认识到自己对于这样的情绪反应是有选择权的。

误区3. 发泄情绪会让我觉得好过些
跟好友抱怨或发泄你今天过的多糟,或你老板多小气吝啬,是不会让你觉得更好过的。
研究报告说,相反的,这只会让你的情绪更糟。把你的情绪逢人便说,根本无法解决情况,只会火上加油。所以不要遇到一点小事,就对你的朋友诉苦。你要做的事情是认识自我情绪,稍作分类、沉淀一下,然后继续勇往直前。

误区4. 控制自己的情绪,会让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人
控制情绪跟压抑情绪是不一样的。你可以经历各式各样的情绪,但不代表你必须被他们控制。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是一种技巧,我们可以在这过程学会如何建立更强壮的心灵。当你学会如何更健康的控制你的情绪,在面对一些负面情绪时,等于有能力为自己做更好的武装。把你的一些情绪转化为更有效益的行动,并且为你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。幸福的婚姻有助于安定人们的情绪,减少疾病发生,让夫妻双方长保身心健康。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其实是一种技巧。

误区5. 别人有权力决定我的感受
事实上,除了你自己,没有人可以决定你该如何感受,当然其他人可以影响你的情绪,但是他无法控制你的感受。你要如何想,如何感觉,如何行为那都是操之在你的。

误区6. 我无法处理不舒服的情感
怀疑自己无法处理不舒服的情绪,比如焦虑跟沮丧,只会让自己更消极。你越是逃避,你越是缺乏自信来处理这些困难。
尽管,有些情绪令人不舒服,但那都是可以忍受的。让自己经历这些情绪是自我疗愈的一部分,而且我们必须靠这过程来重建自己生活。你要做的练习是,勇敢将自己不舒服的情绪说出来。正确认识负面情绪,是面对它的第一步。

误区7. 让自己情绪表露无遗,是弱者的表现
尽管你在你的生活圈或工作圈中并不总是高高在上,但要适当卸下你的防备。事实上,察觉到自己的情绪 并把这些情绪谈出来是健康的。把情绪说出来,事实上是一种信赖彼此关系得一种表现,跟别人说出你的感觉,代表你是能忍受受伤的。
人非圣贤,即使EQ再高的人,也难免会有动怒的时候,但差别在于是否懂得如何排解情绪、解决问题把情绪说出来,事实上是一种信赖彼此关系得一种表现。